我的網誌清單

2013年12月7日 星期六

到金城老街去吃早餐囉


金門唯一的一級古蹟 ﹣邱良功母貞節牌坊


邱良功母節孝坊位在中華民國福建省金門金城鎮東門,建於

清朝嘉慶十七年(1812年),是台灣地區規模最大且保存最完

的牌坊,也是金門唯一的國家一級古蹟,素有「台閩第一

坊」的美譽。建立牌坊的目的在表揚清朝浙江水師提督邱良

(金門籍武將)的母親許氏堅貞守節二十八年,撫育獨子

成為國家棟樑,教子有功,可為鄉梓的楷模。

邱良功(金門後浦人,字玉韞,號琢齋,生於清朝乾隆三十四年,西元1769年,卒於嘉慶二十二年,西元1817年,享年四十九歲)出生三十五天,父親就與世長辭,全靠年齡未滿三十歲的母親許氏養育成人,長大後從軍報國,驍勇善戰,被浙江提督李長庚提拔,在嘉慶十四年時升任浙江提督,並且在同一年剿滅海盜蔡牽,平定了東南海盜之亂,戰績顯赫。
而牌坊是嘉慶十七年(1812年)時,因邱良功屢建奇功,獲得仁宗皇帝嘉許,除誥贈邱母一品夫人並欽準賜建節孝坊,當時邱良功母親許氏已守寡二十八年之久,而牌坊的建立目的在於表揚並流傳邱良功母親的節孝精神。
節孝坊的結構形式為四柱三間三層,是以高級的泉州白花崗石青斗石雕刻建築而成,高度超過十公尺。四根柱子底下分別有四對雄、雌石獅作為夾柱石,牌坊頂端則有聖旨牌與石獅,牌坊的龍柱、雲紋等雄偉樸實的雕刻,裝飾種類繁多,包含動、植物、器物、吉祥圖案,以及象徵邱良功功成名就後返家的精采情節雕刻,皆是出自內陸名師的巧手。牌坊的樑柱前後刻有四對楹聯,分別記載頌揚許氏節孝事蹟與美德。以邱良功母節孝坊的形式與裝飾來看,並就清朝前期的建築技術來說,是需要花費相當的人力與物力才能達成的。



『邱良功母節孝坊』樑柱下的四對雄、雌獅,計八尊石獅,表

情形貌各不相同


金門最有特色的早餐﹣廣東粥

走一趟金門絕不可錯過的地方小吃,壽記廣東粥算是金城鎮

(縣政府所在地)東門一帶最有名的,就在貞節牌坊的旁邊

約15公尺,但老闆的牛脾氣亦相當的出名,要吃就要在當場

排隊,不接受預訂、不可離開,等個半小時算是小意思的啦



隔壁的『哈式蛋餅』亦是在金城東門老街這個地方有打出名號

吃,是我先生軍校同學的老婆開的早餐店,順道打個廣告




金城模範街就在貞節牌坊的附近轉個彎就到了,它建於民國

13年,融合了中西建築的特色,並具日本大正的風格,是金

門現存最具特色的近代建築


模範老街的特色商店,閩式燒餅店,在金城鎮這個二萬餘人

的小鎮還算是小有名氣,但名氣挾雜著就是驕氣,一樣出



金合利菜刀是金門最有名氣的菜刀品牌,不妨逛一下吧!



模範街的一嵎仍可看到金門純樸的老婦在剝蚵仔,這就是金

門傳統海蚵的生產製程之一,這種景像在金門靠海的村莊則

是隨處可見,這是家庭主婦業餘外的收入來源之一







從東門老街貞節牌坊往上走,約莫50公尺往右轉就到了清朝

金門總兵署舊建築的所在,建築亦頗具閩南風味特色,且保存

得相當完整,而這一帶都是清朝官府的所在地,可說是政、

教、經、文的中心,一應俱全,而金門縣政府縣太爺的辦公所

在地也在這附近,約500公尺遠,所以金城鎮可說是金門最繁

榮的地方,音樂表演廳、室內小巨蛋體育館、體育場等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